驻马店知名中药材人参
1克,加氯仿40毫升,加热回流1小时,弃去氯仿液,药渣挥干溶剂,加水0.5mkl拌匀湿润后,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毫升,超声处理30分钟,吸取上清液,加3倍量氨试液,摇匀,放置分层,取上层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克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人参皂甙Rb<[1]>、Re、Rg<[1]>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毫升各含2毫克的混合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B)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-2微升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(厚500微米)上,以仿-醋酸乙酯-甲醇-水(15:40:22:10)10℃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,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(365纳米)下检视。供试
扦插完后浇水,适当覆盖遮光,保温保湿,但水分也不宜过多。清水扦插。插穗长以7厘米左右合适,插穗截取后,放在阴凉处1-2天,使切口愈合,然后插于清水中,浸水深度2-3厘米,在28℃左右的温度下,2天即长出长1厘米左右的白根10条以上,即把长根的插穗移植在素砂土中,生长繁殖较直接扦插于土中快,成活率高。
中国是世界上早应用人参并用文字记载人参的。《甲骨文合集》中查到刻在甲面上的"参"字,这是个典型的象形文字。该字为上下结构,上部为人参地上部分的集中表现,茎上生着多个核果状浆果,这是人参主要的植物学特征。下部则代表着人参的根茎,主根,侧根等。甲骨文始于商殷时代,距今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。在3500年前我国就已经创造出生动形象的"参"字,并有准确可靠的记载。
生晒参粉末淡黄白色。树脂道碎片易见,含黄色块状分泌物。草酸钙簇晶直径20-68微米,棱角锐尖。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,壁薄,细波状弯曲。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0-56微米。淀粉粒甚多,单粒类球形、半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,直径4-20微米,脐点点状或裂缝状;复粒由2-6分粒组成。野山参生长于山地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之中,主要生长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。野山参十分稀少,按照年份和大小,野山参价格差别很大,贵的野山参一支可卖到几万元。
驻马店知名中药材人参
根中含人参皂甙0.4%,少量挥发油。油中主要成份为人参烯(panacen,C15H24)0.072%。据报导从根中分离出皂甙类:人参皂甙A、B、C、D、E和F(panaxosideA、B、C、D、E、F)等。人参皂甙A(C42H72O14),为人参皂甙Rg1(ginsenosideRg1)。人参皂甙B和C水解后产生人参三醇(panaxatriol)皂甙元,人参皂甙D、E和F水解后得20-表人参二醇(20-epiprotopanaxo-diol)皂甙元。
治阳虚气喘,自汗盗汗,气短头晕人参25克,熟附子50克。分为四帖,每帖以生姜十片,流水二盏,煎一盏,食远温服。(《济生方》)止血后此药补之独参汤:大人参(去芦)100克,枣五枚。每服水二盏,煎一盏。细呷之,服后熟睡一觉,诸病除根。(《十药神书》独参汤)治下痢噤口人参、莲肉各15克。以井华水二盏,煎一盏,细细呷之,或加姜汁炒黄连15克。(《经验良方》)
皂甙Rb<[1]>、Re、Rg<[1]>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毫升各含2毫克的混合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B)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-2微升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(厚500微米)上,以仿-醋酸乙酯-甲醇-水(15:40:22:10)10℃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,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(365纳米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;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日光下显相同的三个紫红色斑点,紫外光灯(365纳米)下,显相同的一个黄色和两个橙色荧光斑点。
驻马店知名中药材人参人参(PanaxginsengC.A.Mey),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喜阴凉,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,无法保留水分,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,郁闭度0.7-0.8。通常3年开花,5-6年结果,花期5-6月,果期6-9月。生长于北纬33度-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,产于中国东北、朝鲜、韩国、日本、俄罗斯东部。人参的别称为黄参、地精、神草、百草之首,是闻名遐迩的"东北三宝"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