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专业从事药材人参
液,药渣挥干溶剂,加水0.5mkl拌匀湿润后,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毫升,超声处理30分钟,吸取上清液,加3倍量氨试液,摇匀,放置分层,取上层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克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人参皂甙Rb<[1]>、Re、Rg<[1]>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毫升各含2毫克的混合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B)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-
中国是世界上早应用人参并用文字记载人参的。《甲骨文合集》中查到刻在甲面上的"参"字,这是个典型的象形文字。该字为上下结构,上部为人参地上部分的集中表现,茎上生着多个核果状浆果,这是人参主要的植物学特征。下部则代表着人参的根茎,主根,侧根等。甲骨文始于商殷时代,距今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。在3500年前我国就已经创造出生动形象的"参"字,并有准确可靠的记载。
、Rg<[1]>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毫升各含2毫克的混合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B)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-2微升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(厚500微米)上,以仿-醋酸乙酯-甲醇-水(15:40:22:10)10℃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,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(365纳米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;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日光下显相同的三个紫红色斑点,紫外光灯(365纳米)下,显相同的一个黄色和两个橙色荧光斑点。
根中含人参皂甙0.4%,少量挥发油。油中主要成份为人参烯(panacen,C15H24)0.072%。据报导从根中分离出皂甙类:人参皂甙A、B、C、D、E和F(panaxosideA、B、C、D、E、F)等。人参皂甙A(C42H72O14),为人参皂甙Rg1(ginsenosideRg1)。人参皂甙B和C水解后产生人参三醇(panaxatriol)皂甙元,人参皂甙D、E和F水解后得20-表人参二醇(20-epiprotopanaxo-diol)皂甙元。
掐皮参:主根长约6-15厘米,直径约1.2-2.5厘米,表面淡黄色,上端环纹不明显,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。支根浅棕色,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。断面白色。气香,味甘微苦。边条参:性状同红参,惟一般以根茎较长,身长径圆,支根较长为特点。有机人参:无农残、无化肥、无转基因。大程度保留了人参的成份与功效。
洛阳专业从事药材人参
簇晶直径20-68微米,棱角锐尖。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,壁薄,细波状弯曲。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0-56微米。淀粉粒甚多,单粒类球形、半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,直径4-20微米,脐点点状或裂缝状;复粒由2-6分粒组成。
人参的肉质根为名强壮滋补药,适用于调整血压、恢复心脏功能、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,也有祛痰、健胃、利尿、兴奋等功效。按产地可分成美国、中国东北、朝鲜人参。同一品种由于气候不同,前者的参面横纹比后者更明显,进口人参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。主治:体虚欲脱,肢冷脉微,脾虚食少,肺虚喘咳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久病虚羸,惊悸失眠,阳痿宫冷;心力衰竭,心原性休克。
《别录》:"疗肠胃中冷,心腹鼓痛,胸肋逆满,霍乱吐逆,调中,止消渴,通血脉,破坚积,令人不忘。"《药性论》:"主五脏气不足,五劳七伤,虚损瘦弱,吐逆不下食,止霍乱烦闷呕哕,补五脏六腑,保中守神。""消胸中痰,主肺痿吐脓及痫疾,冷气逆上,伤寒不下食,患人虚而多梦纷纭,加而用之。"《日华子本草》:"调中治气,消食开胃。"
洛阳专业从事药材人参皮:老皮,黄褐色,质地紧密有光泽。皮嫩而白者,则不是纯山参。纹:在毛根上端肩膀头处,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。横纹粗糙,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纯山参。中药属性:人参之所以很稀奇,很名贵,主要与它的药用价值有关。在很早的医书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就认为,人参有"补五脏、安精神、定魂魄、止惊悸、除邪气、明目开心益智"的功效,"久服轻身延年"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也对人参极为推崇,认为它能"治男妇一切虚症"。几千年来,中草药中人参都被列为"上品"。